設為首頁回蕃薯藤
家園重建•活動通報
蕃薯藤 / 再造新故鄉 / 社會心理重建 / 成人災後創傷反應
成人災後創傷反應

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精神科 陳錦宏醫師

在創傷事件後,人的心理復原會經過三個階段:包括

  1. 重新建立安全感。
  2. 對失去事物的追憶與哀悼。
  3. 與正常生活再度聯繫等階段。

  復原所花的時間及恢復程度受到許多因素,如和災難靠近的程度、受災難破壞的程度、社會支持系統的強弱等因素影響。對此次震災而言,由於地緣的緊密聯繫及資訊的流通,全台灣的人民幾乎不可避免需經過這些階段,尤其是越靠近災區的人,不管是受災者或救災者。

  對這些過程的瞭解可使在救災同時即進行復原過程,如在剛發生震災的這段時間,建立安全感乃是當務之急,而此時的重點在於:

  1. 使受難者得到明確的資訊(包括社會環境、身體、心理各種可能問題及其解決方式的資訊;資源的轉介系統)。
  2. 受難者恢復其權力及控制感(如任何的危機干預均應和受難者商量,讓其成為主動參與者;受難者注意控制自己的身體,如吃飯、睡覺、活動的平衡,避免持續的警醒度增加。)
  3. 建立安全的環境(包括庇護所、安全的親友或社會支持網絡、安全的生活情況、及發展未來的保護計畫)。

  簡言之,即資訊、尊重與安全三個方向。很明顯這些是必須依靠社會及受難者合作才能達成。

  在經歷這三個階段的過程,不管直接受難者或見證者均可能產生一些心理及身體的反應,包括:

  • 降低安全感後產生的焦慮或警醒度增加,比如失眠、易怒、無法專心、過度警覺、驚嚇、坐立不安、心跳加快、肌肉酸痛等。
  • 因為分離和失落產生憂鬱的情況,比如憂傷、沒有胃口、沒有興趣、無助、無望、無用感、甚至有倖存者的罪惡感或自殺想法等症狀。
  • 急性壓力疾患或創傷後壓力疾患:為了避開上述的情緒痛苦,自我(ego)的功能會啟動來防護自己,即所謂的防衛機轉,在太大壓力下常見的有否認,解離,潛抑,置換等方式。由於太大創傷所形成的情緒難以迴避,若加上這些防衛機轉持續使用,將使人在逃避與經驗爆發的兩端擺盪,即形成這兩種疾患。其表現即在於有強烈的害怕、無助感或恐怖的感受;常常重複體驗創傷經驗(比如做惡夢);持續逃避和創傷有關的刺激並且對很多事有麻木感;以及警醒度增加等特徵,並且影響到功能。急性壓力疾患指的是有上述症狀持續2天到4個禮拜;創傷後壓力疾患指的是有上述症狀持續1個月以上。

      事件剛發生時對這些情況的處理----目標在降低警張度,恢復安全感及適應能力,包括:

    ●親友可幫的忙

    1. 傾聽受災者的情緒,能用話語把情緒說出來是最好的復原良藥,不要急著給建議,而讓他無法把情緒說完。
    2. 尊重他復原的步伐。不急著要他恢復情緒。
    3. 旁人對受災者的情緒有所瞭解及接受。
    4. 提供安全協助(包括住所、資源、資訊),尤其災後有許多實際問題要處理,可幫忙收集資訊。
    5. 鼓勵受災者表達自己的需要、情緒,成為復原的發起者。
    6. 協助受災者評估問題,找出適當解決方式。
    7. 協助親友避免過度反應,如躁動、自傷行為、酗酒等,若出現這些情況,協助找專業人員處理。
    (這些建議不見得容易做到,若有需要可找專業人員協助。)

    ●自己可幫自己的忙

    1. 避免、減少或調整壓力源:比如少接觸道聽途說,或刺激的訊息。
    2. 降低緊張度:和有耐性、安全的親友談話,或找心理專業人員協助。
    3. 太過緊張、擔心或失眠時,醫生可用抗焦慮劑、助眠藥來協助你,這只是暫時使用,但可有較快安定的效果。
    4. 做緊急處理的預備:逃生袋、電池、飲水、逃生路線等,多一點準備可讓自己多一份安心。
    5. 這段時間會有很多混淆的情緒及事情要面對,先從最重要、較容易完成的部份著手,不要一次處理太多事。
    6. 不要用酒、毒品。
    7. 不要孤立自己。要多和朋友、親戚、鄰居、同事或各種宗教、心理輔導團體的成員保持連繫,和他們談談你的感受。
    8. 規律運動,規律飲食(尤其青菜、水果),規律作息,照顧好身體。注意這段時間免疫力容易變差,小心感冒。
    9. 學習放鬆技巧,如聽音樂、打坐、瑜珈、太極拳或肌肉放鬆技巧(可請心理專業人員教導)。

  • 開拓蕃薯藤版權所有
    Copyright 1995-2003 Frontier Foundation; Yam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