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回蕃薯藤
家園重建•活動通報
蕃薯藤 / 再造新故鄉 / 社會心理重建中醫大新計畫兒童青少年的災後心理復建(V)

兒童青少年的災後心理復建(V)

教師手冊

周仁宇醫師、李季樺心理師、陳錦宏醫師

哪些情況應該安排兒童精神科的評估或治療?

 

老師或家長認為該學童有必要接受治療

  1. 部分學生原本就存在問題,此時正是處理的時機:部分學生原本即存在過動與注意力不全或其他兒童精神醫學上的問題,雖然並非地震所造成,災後症狀也未加重,但在整體環境不穩定下,其造成問題的可能性大增。若老師認為有需要,我們亦可安排必要的評估與治療。
  2. 教育輔導與醫學治療的互補:臨床的兒童精神科醫師覺得某學童無法單獨以醫療充分協助時,教育人員常有可以著力的地方;反之亦然。
  3. 老師和家長是最了解孩子的人:過去的經驗中,設計得再仔細的量表仍然有可能遺漏,老師和家長的判斷常能補足這點。

 

家庭在災後出現解組或失序的學童

  1. 家庭內出現嚴重的衝突:因為空間擁擠,不安定等因素,造成家中父母之間爭吵增加。許多孩子並不是受到地震創傷的直接影響,反而其症狀是受父母所引起。
  2. 雙親中有至少一方死亡對學齡兒童來說,這是最嚴重的傷害。我們建議這些個案無論如何,應該有系統性的追蹤。
  3. 父母中有人出現嚴重災後創傷疾患:這對孩子會造成長期的壓力,若不積極介入處理,孩子常會在未來發展出類似的症狀。

 

嚴重的偏差行為表現或情緒困擾

  1. 退化行為失控:如果孩子時常出現混亂或危害身體健康的行為時,極可能是焦慮度已高到孩子無法忍受的程度。此時常常是個別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可以幫忙的階段。
  2. 嚴重的恐懼、憂鬱、焦慮、失眠:如果孩子失眠或惡夢的情況已經嚴重到常常驚醒、影響日常作息的程度,應及早處理以免成為長期的問題
  3. 變得好動、不專心、衝動:許多研究顯示,在創傷情境之後,會出現典型過動疾患(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的症狀雖然部分孩子可因行為改變技術而改善,但也有部分孩子需要短期的藥物治療。

 

長期正確因應之下仍然沒有改善

  1. 孩子的症狀一般不會持續:如果環境穩定,絕大多數孩子的症狀都會在一個月內改善,如果孩子的問題一直持續,則建議安排兒童精神科的評估。
  2. 在家裡和在學校的表現完全不同:可能老師雖然給予很好的輔導和支持,孩子在學校的情形也相對穩定,但父母親並不知道如何處理孩子在家中的行為和情緒,因此孩子失眠或其他症狀一直持續,則可藉家長手冊和家長會談做處理。

 

該學童確實存在嚴重創傷疾患

  1. 高危險群評估:高危險群學童篩檢出來後,便由兒童精神科醫師進行診斷評估並由兒童心理師進行投射性心理測驗。以評估該學童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治療。
  2. 家長及教師量表:若量表顯示該學童之症狀得分高於危險值,則亦應由兒童精神科醫師進行診斷評估並由兒童心理師進行投射性心理測驗。以評估該學童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治療。

 

該學童未來極可能發展出嚴重創傷後壓力疾患

部分學童在診斷會談時沒有明顯的災後創傷症狀,但評估或測驗中卻顯示未來的危險性,此時應針對該危險因子予以排除。

因此,在診斷會談以及量表的題目中,我們都會針對數項對未來特別會造成影響的因子加以評估。

下一頁


開拓蕃薯藤版權所有
Copyright 1995-2003 Frontier Foundation; Yam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