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蕃薯藤
921集集大震
家園重建•活動通報
蕃薯藤 / 再造新故鄉 / 社會心理重建 創傷後症侯群(Post-Traumatic Symptom Disease)的心理歷程與因應
創傷後症侯群(Post-Traumatic Symptom Disease)
的心理歷程與因應

何長珠
彰化師大輔導系教授

一、前言

  驚天動地的9-21地震災難至今已發生了11天,各項復原的工作,也在全體同胞不分你我的投入協助中展開。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房屋貸款、社區重建的實體工作之推行,另一項同樣重要的或者更重要的任務,也正悄悄拉開序幕,有待更多專業工作者的愛心貢獻-那就是所謂「創傷症候群(PTSD)」,的出現與輔導。
  其實不只青少年兒童有心理適應的困難,表現在電視前的成人之哭泣、呆滯的眼神,對政府及協助者的抱怨,乃至對未來的茫然,凡此種種都是創傷症候群的表現方式。本文之寫作乃在企圖說明此一心理現象的機制和表現過程,以擴增大眾之了解與因應。

二、創傷症候群的心理歷程與因應

  1. 它是人類對抗鉅變後的一種自然反應。通常出現在事變後的兩週內,而在三到六個月後,慢慢減輕症狀,逐漸回復調適。 因此"迅速介入"和"危機處理"二點原則極為重要。
  2. 由於它是人類企圖壓抑恐懼反應,而又忍不住不得不想的結果(這乃是因為當刺激過大時,會產生"異常記憶",也就是在腦內深處的海馬迴之處,留下"銘刻性記憶";以致每相似線索觸動時,它便會在當事人的眼簾腦海出現如放映電影一般生動的畫面,重演當時之可怖現象)。
  3. 而此種來自腎上腺與荷爾蒙分泌異常所產生的中樞神經亢奮變化,會造成語言功能的不活躍,而使當事人退回到生命早期的知覺與塑像之記憶型式。對兒童來說,由於其語言能力之限制,更會表現為「身體化」現象(如哭泣,僵化的表情等)。   這種生理上持續性和全面性出現的過度亢奮現象,不但使當事人陷入極端敏感與恐懼的狀態;而且會以一種或兩種特定的重複的型式作惡夢。因此這段時間的惡夢與"夜驚"(半夜驚叫著醒來),都是會常發生的。類似的現象包括"睡不安穩"或"難以入睡"。兒童此時期如果從事遊戲,會發現失去平常愉快的色彩,而帶著嚴肅表情(主題)的一些重複性扮演。成人們事後則往往採取"逃避"的反應,意即力圖將生活扳回常軌,而不願再去面對、思考或討論當時所發生的那件事。這對"重整家園"的目標來說也許是有用的,所謂「化悲憤為力量」。但如果過份努力的克制自己不去表達或發洩一些負面之情緒,如害怕、憂鬱、灰心或絕望、生氣,則此種"適應過份有效"的狀態,可能是表相的與暫時的。假以時日,未被處理的情緒,終將如水管的漏洞一般,會以更大的能量,在別處藉機爆發出來的。因此,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接納自己和別人的負面情緒"。這在家人之間,格外難為。父母總會期望孩子要"共體時艱",殊不知負面的情緒,唯有在得到機會宣洩並得到接納後,才有"正面轉化"的可能。這一點,切盼大家加以覺知!!
  4. 如果前述的任務(指"適當宣洩"與"得到支持")未能完成,則當事人(不論成人或孩子),將因外在的漠然(若無其事)與內在的失去希望(孤單、罪惡感),而產生進一步心理上的不適應癥候。那就是自生活中退縮,減少與人之交往及聯繫,迷信增加(常常在尋求預兆)。這都是因為對自己及環境的自信消減的緣故。心理學上的資料顯示:一個人心理健康的程度與其內在能控制(自主)的能量是息息相關的。因此對這種失去控制感的當事人,我們能幫助的乃是--
    1. 支持,以科學的資料,重複向其確認這種事不會再發生。
    2. 檢查並加強當事人的支持系統(尤其對老年人及兒童而言,這種方向格外重要)。此時協助單位的「進駐災區」、「結構化」災區內的互動網絡等,都是極為必需的。就學校系統而言,教師不妨考慮暫時認養較嚴重的當事人,並「善用班上的動力關係」。使其形成「同儕支持小團體」(2、3人對1人即可)。
    3. 協助當事人自結構化個人的每日生活作息中,重獲"掌握感",從而恢復其自信與自我概念。其做法非常簡單,即要求當事人每日臨睡之前,擬定次日要完成的五件事,並且這五件事中還要包括一件是幫助別人的。藉著設定每日的生活目標,當事人比較不會自生活中解離,並且也比較容易自傷痛中走出。
    4. 助人專業者的危機協助模式,主要包括「宣洩」與「重建」兩部份。就前者言,不論以音樂、繪畫、完成句等媒體來引發,或是以同理的語言、了解的點頭、輕拍肩頭、緊握對方的雙手或擁抱接受其哭泣,都是合宜的。就後者言,如何應用「短期治療模式」協助對方自問題的挫折抱怨、無力中,導引向其希望改變的地方設定目標;自對方覺得一切都無能為力的無望狀態中,發現自己的確還有不那麼無望的時刻與做法;並加強增強這種小小的力量和成就。則便可在五次左右(每次一小時)的心理協助過程中,明顯的協助當事人自廢墟的心理狀態中,重新站立起來!
    5. 身體接觸的治療性意義   地震引發的家破人亡,對倖存者而言,其主要的情緒經驗應包括有恐慌(怕再來,餘悸猶存)和哀傷(失去了直接或間接的親人、親戚、鄰居以及財產房屋)。而不論是「害怕」或「哀傷」,當事人的感覺都是非常孤立的無助,寂寞與難過的。因此,身體性的接觸經驗也可視為是災後心理復健的一個重要媒介。就西藏脈動(Tibetan Puffing,施寶英提供)的觀點而言,害怕主要來自「靈視體」(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靈魂)的受到震動(此與西方科學所說的大腦深處的海馬迴部份的銘刻作用,有類似的意義)。對應之道,除了進行該系統特有的口腔內的神經刺激之處理外,對大部份人來說,可行的做法是對受驚嚇而呆住或哭鬧不休的當事人進行一些身體接觸的按摩。 例如以治療者的一手手掌輕輕護住當事人的前額或心口的部位,同時讓當事人閉住雙眼觀想其守護神(不論是媽祖、耶穌或菩薩)來臨,有光(綠光代表治療與寧靜的力量,紅光代表力量與溫暖,藍光代表慈愛與保護)籠罩此人(此時亦可配合當事人所熟悉的咒語或吟詠進行祈禱)。 另外對容易夜驚的孩子,則可於其睡覺中,坐在其身旁。以一手的三指併攏,放在肚臍眼處,輕輕下壓-鬆手,下壓-鬆手,另一手的掌心則放在其後腦勺處,輕輕護住。此時可觀察體會自己兩手所接觸的孩體的脈動,迨感覺其兩邊脈動逐漸平勻一致後,便可停止。

三、結論

  總結來說,「創傷症候群」可視為是人類作為一種生物,應付壓力的自發保護和恢復之歷程。這個歷程,假以時日,當然也可以慢慢恢復;但心理性之介入,卻可以催化並使人恢復往有效功能之方向運作。事實上來說,是極為必須的。

  摘要上述之歷程,任何一場心理復健之旅,最好包括下列幾點內容-

  1. 了解復原通常的歷程,因此不會焦慮。
  2. 接納並表達出有關的負面情緒。
  3. 找出週圍可用的支持體系(生理的、心理的、物質的),主動求援。
  4. 每天為自己(孩子)訂定出一些具體可做的目標(五件左右,其中一件是幫助別人的)。
  5. 記得獎勵自己(孩子)的小小成就。
  6. 增加與他人(尤其是家人之間)的身體接觸(善意的、愛意的)。
  7. 感謝自己(家人)還活著,感覺自己是多麼的「幸運」(每天至少臨睡前,起床後各做一次)!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讓我們大家每天為所有在此災難下的存活者,深深祝福一次罷!!


開拓蕃薯藤版權所有
Copyright 1995-2003 Frontier Foundation; Yam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