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集集大地震後的心理復健(三)
何時需要協助哀慟者尋求專業協助 作者:梅當陽 |
在這篇文章中,我要談到在哀慟的歷程中有那些情況是需要專業協助、處理的時機。我的想法是,讓陪伴者能夠去瞭解,當我們陪伴著哀慟者一天一天的走過哀慟歷程的過程中,在那一些情況下我們應該協助哀慟者去尋求精神科醫師或是心理醫師的協助。 我將分別提到的主題包括:
在哀慟歷程中出現強烈的自殺意念時 前面我曾經提到,對大多數人來說,在親人過世後所會出現的哀慟歷程是人類心理在面對重大失落時的必經過程,而且,對於大部分的哀慟者來說,如果能夠在家人親友彼此的陪伴下,隨著時間的過去而逐漸的走過憂傷,那麼這樣的過程通常並不需要去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協助。但是如果哀慟者因為過度的悲傷、絕望而出現自殺意念時,或是由正常的哀慟歷程演變成為憂鬱症的情況時,往往就需要去尋求專業的協助處理了。 當哀慟者出現自殺的念頭時 如前所述,雖然哀慟者在經歷哀慟歷程的過程中會出現悲傷、情緒低落、食慾不佳、失眠等等狀態。同時也會覺得人生已經失去了意義,了無生趣,並感到生不如死,甚至會表示希望自己當時也跟著死去的親人一起離開人世間就好了。但是在一般的情況下,哀慟者並不會出現想要去付諸實行的自殺念頭。然而一旦哀慟者出現自殺念頭時,陪伴者就必須要提高警覺,並積極的協助哀慟者尋求專業的協助處理。 如何能及早發現哀慟者的自殺意圖呢?通常在哀慟者反覆的表示活著沒有意義,頻頻嘆息生不如死時,或者在言談間透露出想要趁早解脫好跟死去的親人在天上重逢時,我們就要警覺到哀慟者是否已經有了自殺的念頭。這時候可以用關懷的口吻去詢問哀慟者是不是有想到要去自殺,如果對方承認已有自殺的想法時,可以再在進一步的去瞭解是否已經想到要用什麼方法自殺,是不是已經想好了自殺的計畫(如什麼時間、用什麼方式、在那裡自殺等),以及是否已經寫好了遺書等等。 另外,當哀慟者在言語間直接的透露出想要自殺的想法時,我們也要正視其自殺的可能性。有的人以為,如果一個人自己提到想要去自殺的想法時,通常會說出來的人並不會真的去採取行動,我要特別強調這是個錯誤的想法。當一個人主動提及厭世、想要尋死的念頭時,絕對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注意、去瞭解關於他可能去自殺的危險性。此外,當哀慟者開始交代後事,或出現一些反常的行為時(如把家中僅剩的財物贈送給親友時、或把孩子托給親友照顧表示要出遠門時,或是開始去詢問一些關於死後的保險金等問題時),我們也要想到其自殺的可能性。 一般人在看到自己的家屬或親人的心情處於非常沮喪、低落的情況下,雖然會擔心他是否會以自殺的方式來結束生命,但總會顧忌談到自殺的字眼,甚至害怕因此反而增加了哀慟者自殺的可能性。但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除非家人是以一種嘲笑、羞辱或激將的口吻來談論哀慟者自殺的想法),想反的,在這個時候,如果陪伴者能以同理關懷的態度來詢問哀慟者是否有自殺的想法時,這樣的作法反而能幫助我們及時發現哀慟者的自殺意圖。當然接下來,就要積極的協助哀慟者去尋求專業的協助了(可以找的資源包括各醫院精神科門診、生命線、張老師、其他心理諮詢或心理輔導機構等等)。 我們要瞭解,正在經歷哀慟歷程的人乃是屬於自殺的高危險群(比較一般的人來說,他們的自殺可能性的確是比較高的,過去有一些的統計報導確實顯示如此),所以對於陪伴者或心理輔導義工而言自然應該去注意哀慟者自殺的可能性。而另外有一些會使得自殺危險性增加的因素,如當哀慟者在意外中死去親人的人數不只一位時,或是哀慟者在遭遇嚴重的失落之後,因為家庭的瓦解而缺乏穩定的家庭或社會支持系統時,或是哀慟者長時間的處在自我封閉、與社會嚴重的疏離的情況下時,哀慟者會以自殺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生命的危險性也會跟著升高。所以這些也可以作為評估自殺可能性時的參考。 出現憂鬱症的情況時
另一個需要專業處理的情況是,當哀慟者在哀慟的歷程中出現了憂鬱症的情況時。 而一旦哀慟者的情況已經超過的正常哀慟歷程的狀態,而到達了憂鬱症的程度時,就必須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協助了。前面也提過,在處理方面,雖然哀慟者在哀慟歷程中會出現極度悲傷的情緒,但並不建議給予抗憂鬱藥物來減輕其憂傷。但是一旦哀慟者的情況已經由哀慟歷程演變成為憂鬱症的情況時,往往就需要接受抗憂鬱藥物治療或是心理治療了。 瞭解什麼是異常的哀慟歷程 除了自殺的可能性與憂鬱症之外,還有一些異常的哀慟歷程是值得特別注意的。因為這些異常的現象,如果沒有經過適當的處理,很可能會發展出其他心理上的後遺症。所以對於異常的哀慟歷程多一些瞭解,可以幫助我們去防範於未然。 持續的否認親人死亡的事實: 首先要注意的是,當哀慟者遲遲無法接受親人死亡的事實,並對親人死亡的事實持續予以否認的情況。當面臨親人突然之間死亡的事實時,人們通常會先感覺到震驚,且對這樣的事實感到難以置信,但通常這樣的否認期並不會持續太久,而接著下來會面對痛苦的事實而進入悲傷的階段。然而如果哀慟者遲遲沒有流露出悲傷的情緒,反而是心情顯得過度的平靜,或甚至表現出不符合常理的愉快的心情時,通常這反而是值得我們去注意的狀況。因為個案可能在心理上仍停留在否認的過程,他(她)持續的不讓自己相信親人的死亡是一個事實。因為親人突然死亡的事實所帶來的震驚與痛苦,遠遠超過了他所能承受的限度,他的心理無法承受這個事實,於是他「必須」拒絕去相信這個痛苦的事實,否則他可能會徹底的崩潰。結果是他的心理持續地去否認這個事實,並且讓親人死亡的事實徹底的被排除在意識之外。如果,在接下來的幾個禮拜甚至幾個月,他能然繼續的否認這個事實,那麼值得擔心的是,他可能繼續的去否認這個不幸的事實,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幾年、甚至是一輩子。 關於持續活在「否認狀態」的影響,讓我想到多年前,一位50多歲的婦人由兒子陪同來精神科門診,原因是這幾年來她心中總是充滿著怨恨,她常常重複地抱怨著先生在多年前就拋妻棄子,一個人跑到美國去,卻從來也沒寄錢回來,多年來她不斷的在家人面前辱罵先生的無情無義、不負責任。進一步瞭解個案的情形後才知道,其實她先生早在15年前已經因為溺水意外死亡, 但個案遲遲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所以多年來她持續的「拒絕」相信這個事實,以致於後來她又接續的發展出了種種後續的幻想。她幻想先生是為了賺錢而到美國去工作,然而經過多年先生仍然沒有回來,也不曾有任何音訊,於是個案開始幻想是先生拋棄了她與孩子,在美國另結新歡,過著富裕的生活。個案的內心開始充滿著怨恨,對先生的怨恨、對人生的怨恨,而過著自怨自憐的生活。事實上這十五年來,個案總是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而過著與外界隔離的日子。所以雖然她在當時以否認先生死亡的事實的方式來「逃避」了必須面對的痛苦,然而她也因為未能面對先生的死亡事實、未能走過哀慟的歷程,而導致了她必須在接下來的十幾二十年,甚至是一生,都活在與現實脫節的自閉、幻想的世界,而無法重新開始過真實而豐富的生活。 或許這個真實的案例可以讓我們對於「異常的哀慟歷程」所可能造成的後遺症有進一步瞭解。 延遲的哀慟歷程:情緒隔離、情緒壓抑 而有些哀慟者,雖然沒有完全的否認親人死亡的事實,卻在情緒上顯的過於平靜,或過度的壓抑悲傷的情緒。這也是值得我們去注意的狀況。 對於悲傷情緒的過度壓抑,或把憂傷的情緒隔離到意識之外,反而可能讓哀慟者無法開始進入正常的哀慟歷程。 在這次大地震的倖存者中,許多人所受到的是雙重的心理創傷:驚嚇與失落。驚嚇是因為自己的生命在地震當時面臨了極恐怖的威脅,失落是指親人的死亡與家園的毀滅。而因為過度驚嚇所導致的心理麻木或解離的現象,同時也會使得個案情緒的表露能力受到嚴重的阻礙,進而將導致整個哀慟歷程的延遲與障礙。 對死者的病態認同 另外,關於哀慟者可能會出現的一些仿同的行為,例如說會去穿死去親人的衣物,戴親人心愛的帽子,開始模仿已逝者的說話口吻、或開始熱衷的去從事死者生前喜歡做的事情或活動等等。就心理上的意義來說,哀慟者乃是在下意識中藉著這樣的方式來維繫心中與已逝者的連結。但是如果類似的仿同行為已經干擾到了個案的正常生活功能時,例如使得個案活在一個不真實或角色混亂的世界裡時,這也是需要專業處理的情況。 無法逐漸復原的哀慟歷程 最後我要提的是,如果哀慟者在一年、兩年之後,仍明顯的活在沮喪、憂鬱、自我封閉、與外界脫節、或仍持續有著強烈的罪惡感的狀態中,而使得他的生活或工作功能無法逐漸復原時,這時候也是尋求專業協助的時機。 我在這裡提到了在哀慟歷程中需要專業處理的時機,希望可以幫助陪伴者瞭解,在什麼時候需要協助哀慟者去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醫師的協助,也希望因此能預防更多的不幸或後遺症的發生。 |
開拓•蕃薯藤版權所有 Copyright 1995-2003 Frontier Foundation; Yam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