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回蕃薯藤
家園重建•活動通報
蕃薯藤 / 再造新故鄉 / 社會心理重建 / 走出悲傷~讓我聽你說
走出悲傷~讓我聽你說

仁濟療養院 心理衛生科主任 張維揚

「以前覺得天好遙遠,沒想到才一下子他就到天邊了…」這是美玲談論有關先生的第一句話,面無表情,平靜得令人擔心。

「結婚、生子、賺錢、購屋,為的是找份安定,生活才稍有改善,(停頓一會)對不起,我太會抱怨了。」終於,美玲打破沉默說出第二句話,而我自始至終一直保持真誠、關懷的態度,扮演陪伴和傾聽的角色,未發一言。看得出她很努力的控制,或者應該說壓抑與隔離自己的情緒,美玲的目光和我的一接觸,立即跑掉,她想讓自己表現得鎮定和堅強。

「我應該說些什麼?」美玲努力的從嘴角擠出微笑,但仍無目光接觸。她想轉變原來的話題,我想她內心是不平靜的。

「無論妳想說什麼都可以」這是我進入治療過程的第一句話,儘量以開放式的對答,不限制她的想法或強迫她表達感受。 深深吸一口氣後,美玲繼續看著桌子說話…「立夫和我喜歡大自然,只要有空我們就會帶小寶到郊區走走,有時候…」輕鬆的主題有助於她自己緩和情緒,但此時的回憶應該是痛苦遠大於甜蜜的,她真的很勇敢。「我們曾經…,那時候的氣候宜人,而且…」這次她談到更多細膩的回憶,眼眶泛紅,嘴角卻不時擠出不合宜的短暫微笑,她內心極力的要求自己要注意禮貌和保持冷靜,我想她的確花了不少心思幫自己快點回復生活步調,但大多的精力是耗費在外顯行為的打理上,至於其內心感受可能還沒有去碰觸。我一直沒有改變對她處置內在感受所採用的是壓抑和隔絕的看法,不過由其努力為自己打理所花的活力來看,她的憂鬱程度不如神情上看的那麼嚴重,反倒是悲傷、哀慟、焦慮、生氣等其他的情緒反應被她禁錮了,不曉得她會用什麼方式引發出來?我仍在等適當的時機,協助她完成這個步驟。

「立夫腳程比較快,總是笑我和小寶走得慢,我…我…」說到這裡美玲突然打住,無助的眼神停留在我的目光上,我以關懷的態度,點頭示意其繼續說下去, 「可是,現在…」美玲哽咽了,她的目光不再逃避,我再一次點頭示意,「可是,現在我們是怎麼也追不到他了,嗚…」情緒釋放了,握著拳頭放聲哭,巨大的情緒能量藉由大哭一瞬間衝破心防,有如萬馬奔騰般的震撼。我倒杯溫開水給她,並且在她身旁放一盒面紙。

「想哭就就哭吧!」靜靜在旁陪伴,而美玲在抽搐哭泣中仍極力的說出:「天啊!我…我真…真…真的好…想他!」 治療過程的描述到此必須告一個段落,美玲原本的情緒處置是不去感覺,如此,可以斷絕失落的痛苦。在經過治療者的關係建立和傾聽後,美玲決定不再逃避,(大多數的個案在安全的治療環境和治療關係中,會知道是不是可以去碰觸心中的痛,這會與治療者的人格特質、關心、尊重及專業有關)她目前仍在〝經驗悲傷〞的階段,這是必須的歷程,需要支持與鼓勵,才能在未來將情緒活力注入希望,重新適應新環境。讓我們祝福她和小寶。


後記:本文中個案皆非採本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談話內容也稍作修飾,值得一提的是美玲這麼說:「一定有很多和我一樣遭遇的人吧,不知道他們打算怎麼熬過去?有時間的話你應該幫助需要的人,如果也用得上我的話…」因為這段話,引起我寫此篇治療心路歷程的動機,希望能鼓勵需要協助的人勇敢的求助,也藉此再一次叮嚀助人工作者多付出、多關懷、多傾聽、不批評、不爭辯、不企圖改變,我們都知道這並不容易,但讓我們共同努力。美玲閱讀此篇文章後,願意藉由刊登的方式和大家分享治療歷程的感受,最後仍引用美玲的話:「如果自己走不出來,就讓專業人員幫你吧!」


開拓蕃薯藤版權所有
Copyright 1995-2003 Frontier Foundation; Yam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