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 |
直接暴露在災區衝擊/現場 |
間接暴露在災區衝擊/現場 |
服務接受者 |
- 受衝擊的生還者
- 喪親的受衝擊生還者
|
- 親戚與朋友喪生
- 受衝擊的當地或鄰近社區
- 廣大社群(曾發生類似經驗,經由媒體報導引發回憶而受影響者)
|
服務提供者 |
- 救難與危機處理服務單位相關人員
- 調查與勘驗相關人員
|
- 心理諮詢或相關專業人員
- 服務提供者的訓練單位或支持來源
- 廣大的基層組織結構
|
所以,當我們考慮「心理復健」工作,不可忽略參與救災工作的相關人員與其他社會大眾。
本文將先說明參與救災工作相關人員可能面臨的壓力源及其引發的症狀。
一般來說,參與救災人員會面臨三種類型的壓力源:「救難人員的損失或受傷」、「創傷性的刺激」與「任務的失敗」。救難人員的損失或受傷指參與救災時因為過度疲累而無法發揮功能或受到傷害;創傷性的刺激指救難人員目睹災難事件現場悽慘景象而產生恐懼驚嚇反應;任務的失敗指當救援工作未達預期效果,救難人員感到強烈失望或覺得個人沒有價值。救難人員在參與救災階段與任務結束階段時,都會面臨不同的壓力,有些壓力甚至是不斷累積或週期性的復發。如果救難人員未能瞭解自己的壓力源,並予以適當處理,則壓力堆積到一定程度後,可能會產生下列症狀。
- 生理層面
- 心跳加速、血壓上升
- 呼吸急促
- 暈眩、胃痛與腹瀉
- 冒汗或寒慄,皮膚濕黏感
- 手、唇與眼睛顫抖感
- 聽力減弱
- 頭痛
- 視角廣度變小
- 虛弱感、麻木感、手腳感到刺痛或沈重
- 身體不協調感
- 肌肉酸痛感
- 下背部疼痛
- 喉嚨有腫塊的感覺
- 胸腔疼痛
- 暈眩感
- 過度的驚嚇反射動作
- 疲憊感
- 食慾改變
- 認知層面
所有的認知歷程都被嚴重的壓力所負面影響。在急性壓力階段,伴隨著生理上的症狀外,往往會有下列現象:
- 記憶力問題
- 叫出物體名字的困難,例如要請別人給他某物品時,叫不出需要什麼東西
- 失去方向感
- 理解力的困難,思考緩慢
- 心智混淆
- 對簡單算術感到困難
- 邏輯運用或判斷決策與問題解決的困難
- 喪失尋求替代方案或另外方法的能力
- 注意力無法集中,注意廣度受到限制
- 喪失客觀性
- 情緒層面
- 感到自己像英雄般,無懈可擊的
- 過度的狂喜
- 焦慮與恐懼
- 對受害者的過度投射認同
- 對同伴、政府官員或媒體感到憤怒或責備
- 易怒的,過度亢奮的,不休息的
- 悲傷、哀悼、憂鬱、心情低落
- 夢魘連連或睡眠困難
- 對自己作得不夠好感到罪惡感
- 感受到孤立、冷漠或疏遠
- 冷淡、興趣減低
- 情感否認、麻木感
- 對別人的安危過度擔憂
- 行為層面
- 溝通困難,不管是口語上或書寫上
- 活動量過度
- 效率或有效性降低
- 憤怒感,經常與別人爭論
- 無法休息或放鬆
- 一段時間哭泣
- 飲酒、抽煙或服藥的量過量
- 社會撤退,人際疏離感
一般來說,在每一次救災任務暫告一段落後,由專業人員向救難人員作一個簡單的會報,請救難人員說出一天工作下來,自己「想到什麼」,「看到什麼」或者「有什麼心得」想分享給其他同伴,如此一方面可以降低個人因為工作負荷量感到過度身心俱疲與情緒困擾,另一方面可以凝聚救難人員的士氣,藉由團體的社會支持使個人保持腦力、體力與心力的完善狀態,為自己隔天的任務加油打氣。當然,社會大眾的鼓勵與支持,更是救難人員的堅強後盾,當救難人有結合心理資源與社會資源,救難人員更可提昇工作效率,協助災民重建家園。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救難人員感受到自己的症狀明顯,表示個人的身心狀態已經處在一種能量過度耗損的疲憊感,若症狀持續發生且已經嚴重影響到個人的人際關係與社會功能,記得前往居家附近的醫療機構尋求專業幫助。全台地震是我們的「共業」,而「重建家園」是台灣每一份子的共同責任,這更是台灣展現公民社會雛形的契機,廢墟的新生,需藉由全民力量的凝鑄打造而奠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