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與夢想實踐之地-921埔里大地震災後感想 一個埔里在地醫師 蘇訓正 |
五年前從醫學院畢業後,選擇埔里做為個人醫師生涯的起站,五年來從埔基的住院醫師工作到原住民部落的山地巡迴醫療及武界(位愛鄉的法治村)的社區工作,一路走來,雖然工作的地點越來越偏僻,但自己的收穫與成長卻越來越多,曾有人問我為何要來埔里,我的回答是埔里(含周圍鄉鎮)是個「夢想與夢想實踐之地」。對於許多在地的埔里人和外來新移民,埔里提供大家很多夢想的空間和夢想實現的可能性,我不曉得人類是否真的會因夢想而偉大,但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因自己的投入而漸漸的對這個地方的土地和人民產生的感情,因著這樣的感情,將個人與土地和人民連繫在一起,人才可能找到個人安身立命之處,這種對在地的(或說社區的)聯結和感情才是人之所以偉大之處。 但一場921大地震,不但震毀了許多埔里人的家園,也震毀了許多埔里人的夢想,許多人搬離了埔里不再回來,對我們來說,在地震的當時,那是無法想像的惡夢,但災後重建的艱辛和複雜更令我們所不敢想像,更重要的是-是否要在埔里努力重建家園,只為了等待三-五年後埔里能在回到地震前的榮景,這時候的我們真的是體會到做夢是需要勇氣的。 不過在地震後的埔里,我發覺埔里是個「夢想與夢想實踐之地」的本質並未改變,只不過做夢的人並非是本地人而是外來的朋友,埔里成為大家展現愛心之地,因著這場大地震埔里更成為各個場域實驗的場所,許多物資、人員、機構進入埔里,而我發現這些資源都遵循著「滿而溢」的原則-只有當中心地區的需求獲得滿足甚至過剩後,資源才會流向周邊地區,不論是人力或物力均是如此,這股「資源的洪流」一來見證著台灣的富庶和民眾的愛心,但也反映出台灣民眾對於這種大型災難的救援缺乏經驗,對於這場歷史性的災難,許多民眾總覺得他一定得對災區民眾「Do something」才能心安,有人以捐款來表達,有些人則主動到災區去做服務,我們當然很歡迎大家的幫助,但這樣的幫助,若在資源進入的方式上不是依循當地的系統,若在心態上不夠謙卑而只是施捨,則這股「資源的洪流」對災區災後的重建不僅無助,反而會沖垮當地僅存的体系成為另一種人為的災難。 身為一個埔里人,對於有心協助埔里災後重建的朋友們,我十分感謝你們對埔里的援助與愛心,但接受別人的幫助是需要勇氣的,我期望著你們能成為我們長期的夥伴,透過你們的鼓勵和支援讓我們有勇氣繼續在埔里擁有夢想,也期望各個場域的專家學者和朋友們,埔里不僅是你們實驗和觀察的場所,埔里也是你們夢想實踐之地,在實踐的過程中,你們也逐漸對埔里產生感情而與埔里和我們連結在一起,希望透過災後的重建,讓我們一起成為未來的新埔里人。
|
開拓•蕃薯藤版權所有 Copyright 1995-2003 Frontier Foundation; Yam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